yánwài

溢于言外

拼音 yì yú yán wài 怎么读

注音 ㄧˋ ㄩˊ ㄧㄢˊ ㄨㄞˋ

繁体 溢於言外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溢于言表

溢于言外的意思

折叠展开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
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感情。

溢于言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ì), 水部,共13画

①. 充满而流出来。 如: 溢流。河水四溢。洋溢。充溢。溢于言表。

②. 过分。 如: 溢美。溢恶。溢誉。

③. 超出。 如: 溢出此数。

④. 古同“镒”,古代重量单位。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①.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②.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③. 姓。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①.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溢于言外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