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死心塌地

拼音 sǐ xīn tā dì 怎么读

注音 ㄙˇ ㄒㄧㄣ ㄊㄚ ㄉㄧˋ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一心一意   全心全意   执迷不悟   至死不渝

反义词 三心二意   见风转舵   犹豫不决   虚情假意   举棋不定

死心塌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
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出处元・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正音”,读作“tā”,不能读作“tà”。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死心塌地”和“执迷不悟”;都有“死也不改变”的意思。但“死心塌地”偏重于“死心”;多指态度坚决;“执迷不悟”偏重指对自己的错误不醒悟。

歇后语 1. 不见棺材不下泪 —— 死心塌地
2. 隔墙扔五脏 —— 死心塌地

谜语(谜底:死心塌地)

故事 河南府尹李彦实与女儿玉英相依为命,由于被人诬陷,他向刘员外借十两银子前去受审。刘员外借此逼玉英嫁给他。玉英在尼姑庵与进京赶考的张晋卿私订终身,张生考中归来任洛阳县令,玉英让他还掉刘员外的债才能死心塌地地生活。

死心塌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变。※#语或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死心塌地”亦用来表示心里踏实或放心之意。

【典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1]

【雁儿落】不是俺一家儿乔作衙,说几句衷肠话。我只道你文学海样深,谁知你色胆有天来大?[红云〕你知罪么?[末云〕小生不知罪。[红唱〕【得胜令】谁著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姐姐,且看红娘面饶过这生者![旦云〕若不看红娘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起来![红唱〕谢小姐贤达,看我面遂情罢。若到官司详察,“你既是秀才,只合苦志于寒窗之下,谁教你夤夜辄入人家花园,做得个非奸即盗。”先生呵,整备著精皮肤吃顿打。[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下〕[末朝鬼门道云〕你[2]我来,却怎么有[3]多说话![红扳过末云〕羞也,羞也,却不“[4]”?[末云〕得罪[5][6]”,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红唱〕【离亭宴带歇指煞】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价”,准备著“寒窗更守十年寡”。猜诗谜的社家, 拍了迎风户半开,山障了隔墙花影动,绿惨了待月西厢下。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强风情措大,晴干了尤云𣨼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

[2]著:音zhuó,命令、差使。

[3]偌:音ruò,如此、这么。

[4]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张君瑞自比聪明才智如隋何、陆贾。隋何,汉初智谋之士,生卒年不详。楚汉相争时,曾说服淮南王英布叛楚归汉;陆贾,汉初智谋之士,生卒年不详。从汉高祖定天下,长于口辩,曾出使南越说赵佗称臣。

[5]波:元曲科白中常用作语助词,置于句中或句末。同“”。

[6]社家:宋元时指某些组织或团体中的人。此处指擅长猜诗谜的人。

参考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据《元曲选》引)

那英布归汉了也,我若是不杀他楚使,他怎肯死心榻地便肯归降?我当时在汉王根前曾出大言,如今果应吾口也。与儒生添多少光彩,只等英布兵起之日,我引著二十骑随后进发便了。

【典故】

死心塌地”指心意已死守固定。此语早见用于元代戏曲中。如《西厢记》。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一剧是演张君瑞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第三本・第三折〉中,张君瑞误解崔莺莺所写“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诗之诗意,以为崔莺莺约他半夜相见,没想来到花园里却遭崔莺莺责难,幸得婢女红娘适时出来打圆场化解这场误会。剧中,张君瑞遭红娘嘲笑后,说:“得罪波『社家』,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意思是:枉称自己是擅长猜诗谜的人,今天却误解诗意而冒犯了崔莺莺,看来只有早点死心,坚定心志专心读书了。“死心塌地”一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变。另外在元・乔吉《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他促眉生巧计,开口讨便宜,总饶你泼骨顽皮,也少不得要还他本和利。”说那刘员外在人家还钱时方才“死心塌地”,指的则是心里踏实、放心之意。

【书证】

  • 01.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得罪波『社家』,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源)
  • 02.《三国演义》第八八回:“丞相若肯放我弟兄回去,收拾家下亲丁,和丞相大战一场:那时擒得,方才死心塌地而降。”
  • 03.元・乔吉《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他促眉生巧计,开口讨便宜,总饶你泼骨顽皮,也少不得要还他本和利。”
  • 04.《西游记》第二○回:“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著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著前来。”
  • 05.《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依我却有个绝妙策儿在此,教他无绳自缚,死心塌地守著我们。”
  • 06.《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不知原是银子的原分量,不会多了一些。丹客专以此术哄人,人便死心塌地信他,道是真了。”
  • 07.《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亏了你前日说了他那几句,说得他死心塌地的了。”

【用法】

语义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变。

类别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

例句

虽然已经分手,小明对前女友仍死心塌地,不肯和别人交往。

尽管老公不成材,成天花天酒地,她依然死心塌地不肯离婚。

这些人不论我们如何劝他们,还是死心塌地守著残破的家园,不肯离开。

这位将军宁死不屈,最后为国捐躯,那股死心塌地的忠烈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犯罪集团为了让青少年死心塌地地效忠,往往利用毒品控制他们,手段十分卑劣。

死心塌地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dead set on
  2. 覚悟(かくご)を決(き)める,あくまでもあきらめない,腰(こし)をすえる
  3. être complètement absorbé par une seule pensée(s'adonner uniquement à une chose)
  4. sich mit Haut und Haaren jm/etwas verschreiben(starrsinnig)
  5. бесповоротно(окончáтельно)

死心塌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ǐ), 歹部,共6画

①.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如: 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②. 不顾生命。 如: 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③. 固执,坚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④. 无知觉。 如: 睡得死。

⑤. 不活动,不灵活。 如: 死结。死理。死板。

⑥. 不通达。 如: 死胡同。死路一条。

⑦. 过时,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⑧. 极,甚。 如: 乐死人。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读音(tā), 土部,共13画

①. 倒(dǎo ),下陷。 如: 倒塌。塌方。塌台。塌架。塌陷。

②. 下垂。 如: 塌秧。

③. 安定,镇定。 如: 塌下心来。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㈠ 地 [ dì ]

①.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②.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③.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④.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⑤.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⑥.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⑦.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⑧.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⑨.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⑩. 底子。 如: 质地。

㈡ 地 [ de ]

①.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死心塌地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