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xuèrèn

兵不血刃

拼音 bīng bù xuè rèn 怎么读

注音 ㄅㄧㄥ ㄅㄨˋ ㄒㄩㄝˋ ㄖㄣˋ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所向披靡   不战而胜

反义词 血流成河   血流飘杵

兵不血刃的意思

折叠展开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例子兵不血刃,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正音”,读作“xuè”,不能读作“xiě”。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没有流血的战争 (谜底:兵不血刃)

故事 东晋时期,屯骑校尉郭默英勇善战,但他十分骄横跋扈,为泄私愤杀死平南将军刘胤,伪造诏书诬陷刘胤谋反,宰相王导怕他,升他为州官。陶侃说服王导率兵讨伐,郭默自知理亏,想率军南下,被部将生擒投降,陶侃兵不血刃完成使命。

兵不血刃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兵刃尚未沾上敌人的鲜血,尚未实际交战,即已征服了敌人。语出《荀子・议兵》。后亦用“兵不血刃”比喻轻易得胜。

【典源】

《荀子・议兵》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1],德盛于此,施及[2]《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

注解

[1]远迩来服:远处和近处的人都来归服。迩,音ěr,近处、眼前。

[2]四极:四方极远的地方。

【典故】

荀况(公元前313—前238)战国时赵人,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说本于孔子,著书数万言,主张礼治而倡“性恶”之说,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后世尊称为“荀卿”、“荀子”。有一天,荀子的弟子陈嚣问荀子说:“先生论兵,常以仁义为本。具有仁心的人是爱人的,行义的人是遵循道理的,那还用兵干甚么呢?世界上所以有战争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夺啊!”荀子回答说:“具有仁心的人自必爱人,因为他爱人,所以厌恨所爱的人被别人伤害。行义的人,自必遵循正道行事,因为他遵循正道,所以厌恨别人把正道搅乱。战争,是用来禁暴除害的,不是用来争夺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处,就有如时雨下降,没有人不欢喜的。故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都是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所以近处的人爱他们的善行,远处的人仰慕他们的德义,兵不血刃,即已降服敌人了。”后来“兵不血刃”被用来指尚未实际交战,即已征服了敌人;或用来比喻轻易得胜。

【书证】

  • 01.《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源)
  • 02.《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 03.《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郭)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 04.《水浒传》第九七回:“今当乘其惊惧,开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机,城中必缚将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 05.《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

【用法】

语义比喻轻易得胜。

类别用在“轻取胜利”的表述上。

例句

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多亏将军好计谋,让我军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由于敌人军心涣散,联军兵不血刃,收复了好几座城市。

由于心战的成功,敌寇不战而降,我军兵不血刃,大获全胜。

若想兵不血刃,攻城掠地,就得趁此夜黑风高、敌人不备时加以突击。

兵不血刃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chieve victory without fighting
  2. den Sieg davontragen,ohne das Kampfgerǎt mit Blut zu beflecken
  3. без единого выстрела

兵不血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①.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②.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③.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xiě,xuè), 血部,共6画

㈠ 血 [ xuè ]

①.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 如: 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②.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 如: 血统。血缘。

③. 喻刚强热烈。 如: 血性。血气方刚。

㈡ 血 [ xiě ]

①.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rèn), 刀部,共3画

①. 刀的锋利部分。 如: 刀刃儿。刃口。

②. 刀。 如: 利刃。白刃。

③. 用刀杀。 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手刃亲仇。

兵不血刃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