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sūnbōbō

子孙饽饽

拼音
zǐ sūn bō bō
注音
ㄗˇ ㄙㄨㄣ ㄅㄛ ㄅㄛ
繁体
子孫餑餑

子孙饽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孙饽饽zǐ sūn bō bō

  1. 旧时结婚新郎新娘吃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small dumplings as food for the bride and groom;

引证解释

  1. 旧时婚礼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进门便放下金盏银臺,行交杯合卺礼。接着扣铜盆,吃了孙餑餑,放捧盒,挑长寿麵;吃完了,便搭衣襟,倒宝瓶,对坐成双,金钱撒帐。但觉洞房欢声满耳,喜气扬眉。”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三章六:“行过‘合卺礼’,吃过了‘子孙饽饽’,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屋子里。”

网络解释

子孙饽饽

子孙饽饽一种满族面食制作原料主要栗子花生红枣面粉

子孙饽饽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ūn,xùn 部首总笔画 6

    孙 [ sūn ] 1. 儿子的儿子。 孙子。孙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 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 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 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孙 [ xùn ] 1. 同“逊”。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饽 [ bō ] 1. 〔~~〕a.馒头或其它块状的面食;b.甜食,点心(后一个“饽”均读轻声)。 2. (餑) [更多解释]

子孙饽饽的分字组词

子孙饽饽的相关词语

【子孙饽饽】的常见问题

  1. 子孙饽饽的拼音是什么?子孙饽饽怎么读?

    子孙饽饽的拼音是:zǐ sūn bō bō
    点击 图标播放子孙饽饽的发音

  2. 子孙饽饽是什么意思?

    子孙饽饽的意思是:旧时结婚新郎新娘吃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