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

复制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丑集上

口部

8画

U+5472

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8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10頁,第6

集韻》:才支切,音疵──嫌食也。本作飺,或作㖢。

又,余支切,音移──義同。

又,牆之切,音慈──無食也。

注解

〔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ī、c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此,五行属

〔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ī] ⑴ 同“龇”。 [cī] ⑴ 〔~儿( cīr )〕方言,斥责,申斥,如“我被爸爸~~了一顿”。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