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

复制

jiù ㄐㄧㄡˋ

正文・未集下臼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下

臼部

6画

U+81FC

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臼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9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003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971頁,第15

廣韻》:其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久切,𡘋音咎。
說文》:舂也,本作󰎒,隷省作臼。古者掘地爲臼,其後穿木石。象形,中象米。〔徐曰〕臼字中四注,與函字下,鼠字上,及古文齒字,皆偶相似而非也。
世本》:雍父作臼。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沈約〈捉搦歌〉:粟榖難舂付石臼。柳宗元詩:日午夢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杵臼四星在危南。〔註〕杵臼三星在丈人星旁,主軍糧。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註〕解縣東南有臼城。

又,水名。
左傳・定五年》:將涉于成臼。〔註〕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𦖂屈山,西南入漢。
後漢・章帝紀》:罷常山、呼沱、石臼河漕。〔註〕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縣東北。

又,山名。
山海經》:踵臼之山,無草木。

又,鳥名。〈讀曲歌〉: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又,樹名。〈古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又,姓。
左傳》:華謳家臣臼任。又,《韻補》叶敞呂切,音處。韓愈〈元和聖德〉詩「遂自顚倒,若杵投臼」,叶下渚。

注解

〔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臼部

〔臼〕字拼音是jiù,独体字,五行属

〔臼〕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是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ù] ⑴ 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⑵ 形状像臼的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