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fēng ㄈㄥ

卷六生部共4画
说文解字

卷六

生部

4画

U+4E30

敷容切

𡴀𡵄

丰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敷容切頁碼199頁,第5

𡴀

異體𡵄、丰

𡴀艸盛𡴀𡴀也。从𤯓,上下達也。

附注按:甲骨文「丰」和「封」同,像植樹為界且加土堆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甫蛩反頁碼509頁,第1行,第1

𡴀草盛丰丰也。從生,上下逹也。

鍇注臣鍇曰:「察草之生上盛者,其下必深根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敷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093頁,第5許惟賢483頁,第7

𡴀艸盛丰丰也。

段注引伸爲凡豐盛之偁。《鄭風》。子之丰兮。毛曰:丰,豐滿也。鄭曰:面皃丰丰然豐滿。《方言》。好或謂之妦。妦卽丰字也。

从丰。上下𨔶也。

段注上盛者根必深。敷容切。九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凡器中滿皆作豐,草盛丰丰當作丰,故丰采字從之,或作妦。

《詩》草木盛為菶,又豐艸茂林,菶、豐皆當作丰。

器中滿=豐。草盛丰丰=丰。丰采=丰(此乃引申義),或作妦。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的形狀,都是下像「豆」,上像容器中有所盛。「豆」原為古代用來裝肉的器皿,也是盛肉祭祀的禮器,後「豆」也盛裝其他祭品。篆文從「豆」,上像盛裝豐滿,表示祭祀的禮器很大,祭品很豐富。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說文》另收有古文,像「豆」上有豐盛祭品。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

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9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0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92頁
4說文校箋第253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44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87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5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28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8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54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250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201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356頁【補遺】第16932頁【補編】第14902頁
14通訓定聲第21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26頁【崇文】第2101頁
16說文句讀第799頁
17說文新證第506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63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9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09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