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mào ㄇㄠˋ ㄇㄛˋ

卷七冃部共9画
说文解字

卷七

冃部

9画

U+5192

目報切

𠕬

𡈘

冒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莫報切頁碼249頁,第10

冒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𠕬

𠕬古文冒。

附注徐灝注箋:「冒,即古帽字。冃之形略,故从目作冒。引申為冡冒之義,後為引申義所專,又从巾作帽,皆相承增偏旁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莫號反頁碼640頁,第5行,第2

𠕬冡而前也。從冃目聲。

鍇注臣鍇曰:「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冐若目無所見也。」

反切………頁碼640頁,第6行,第1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目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415頁,第1許惟賢619頁,第5

𠕬冡而前也。

段注冡者,覆也。引伸之有所干犯而不顧亦曰冒。如假冒,如冒白刃,如貪冒是也。《邶風》。下土是冒。傳曰:冒,覆也。此假冒爲冃也。

从冃目。

段注會意。冃目者,若無所見也。冃亦聲。目報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冒。

段注《汗𥳑》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貪冒。「侵牟萬民」之牟,乃「冒」字之借。今小兒摸冒(吾邑云「捉𧠊」)。鄧廷楨《筆記》以為《說文》有「𧠊」字,即小兒「摸𧠊」,兩人見後口中稱「𧠊」也。其實作「冒」字亦可。

白话解释

冒,蒙覆着眼睛前进。字形采用“冃、目”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冒”字。

字形解说

金文的「冒」字,下邊是表示眼睛的「目」字,上邊是覆蓋的「帽子」。這頂帽子遮住了頭髮與額頭,只露出眼睛以下的部分,因此從「目」;上邊從「冃」,就是今日使用的「帽」字。金文的字形演變到戰國文字後,「冃」中間的「點」拉長成兩邊下垂的筆畫,以表達帽子旁邊下垂的綁帶,並為篆文所繼承,只不過兩邊下垂的筆畫不與中間橫畫連結,而直接形成覆蓋的「冂」字形。楷書與篆文沒有很大的差別,僅是筆畫的長短不同罷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9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62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78頁
4說文校箋第315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30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08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85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86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9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93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10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54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708頁【補遺】第17148頁
14通訓定聲第11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61頁【崇文】第2641頁
16說文句讀第1015頁
17章授筆記第321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10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38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