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ㄧˊ jiè ㄐㄧㄝˋ

卷四耒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耒部

14画

U+8024

秦昔切

𦔡𦔢

耤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秦昔切頁碼137頁,第13

𦔡

異體𦔢、耤

𦔡帝耤千畝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从𣐇㫺聲。

附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象人持耒耜而操作之形……卜辭與金文之異,僅在一為象形文,一為形聲字耳。」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人持耒耕田,金文加昔聲;秦文字象人形的丮旁省略,變成从耒昔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疾辟反頁碼355頁,第2行,第1

𦔡帝耤千畝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從耒昔聲。

鍇注臣鍇曰:「謂天子親耕耤田,以供祭祀。《國語》曰:『宣王不耤于千畝。』《春秋左傳》曰:『千畝之戰。』即周王所耕地名。《禮・月令》曰:『藏帝耤於神倉。』」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秦昔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33頁,第3許惟賢326頁,第3

𦔡帝耤千畞也。

段注帝耤見《月令》。《周禮・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以時入之。以共齍盛。《禮記》曰:天子爲藉千畞。冕而朱紘。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藉。

段注鄭注《周禮》、《詩・序》云: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藉田。韋注《周語》云:藉,借也。借民力以爲之。按鄭,韋與許同。應劭云帝王典藉之常,臣瓚曰蹈藉也,皆非也。親耕不能終事。故借民力而謂之藉田。言藉者,歉然於當親事而未能親事也。臣瓚,師古之言尢爲剌繆。

从耒。㫺聲。

段注秦昔切。古音在五部。按今《經典》多作藉。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假借當作耤。

借只作耤,古亦作藉。

《說文》無借字=耤。

白话解释

耤,天子亲自带领百姓耕种千亩田地。古昔时代天子征用民力犹如一借,因此称它为“耤”。字形采用“耒”作边旁,采用“昔”作声旁。

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7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6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283頁
4說文校箋第182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172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61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8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5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0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0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179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41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716頁【補遺】第16697頁
14通訓定聲第1850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368頁【崇文】第1469頁
16說文句讀第542頁
17說文新證第36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89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9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51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