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píng ㄆㄧㄥˊ pēng ㄆㄥ

卷一艸部共8画
说文解字

卷一

艸部

8画

U+82F9

符兵切

𦭃

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符兵切頁碼17頁,第14

𦭃

異體

𦭃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从艸𠀒聲。

附注徐灝注箋:「《爾雅・釋草》云:『苹,蓱;其大者蘋。』即許所本。與『苹,藾蕭』異物同名,因以苹為藾蕭之專名,又增水旁作萍以為浮萍。今本水部萍字,乃後人所增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備明反頁碼67頁,第6行,第1

𦭃萍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從艸平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符兵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97頁,第3許惟賢42頁,第1

𦭃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

段注《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傳曰:苹,藾也。《釋草》苹字㒳出。一曰蓱。一曰藾蕭。《鄭箋》以水中之艸非鹿所食。易之曰苹,藾蕭也。於有令曰蓱,萍也。於《周禮》萍氏引《爾雅》萍蓱。似分別萍爲水艸,苹爲藾蕭。鄭所據《爾雅》自作萍蓱。而《毛詩》、《夏小正》以苹爲萍。皆屬叚借。許君則苹蓱萍三字同物。不謂苹爲叚借。李善注《高唐賦》引《說文》。苹苹,艸皃。音平。

从艸。平聲。

段注符兵切。十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萍,蓱同,庚部。

苹、萍、蓱(蘋?)三字同,在庚部。

萍、蘋皆在侵部,薲在真部。

萍、蘋皆在侵部,薲在真部。[一][一]此條各字諸家所記韻部互異,依段注,苹、萍,蓱皆在十一部,蘋薲在十二部。

白话解释

萍,浮萍。无根,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水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苹”也是声旁。

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5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61頁
4說文校箋第21頁,第22字
5說文考正第19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6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1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8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0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8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88頁【補遺】第16206頁
14通訓定聲第34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3頁【崇文】第209頁
16說文句讀第61頁
17章授筆記第30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39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5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