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ㄙˋ

卷十馬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十

馬部

15画

U+99DF

息利切

駟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息利切頁碼323頁,第23

駟一乘也。从馬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素次反頁碼796頁,第4行,第1

駟一乘也。從馬四聲。

鍇注臣鍇曰:「四馬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息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59頁,第1許惟賢812頁,第2

駟一乘也。

段注《周禮・校人》。鄭司農注云:四匹爲乘。按乘者,覆也。車軛駕乎馬上曰乘。馬必四。故四馬爲一乘。不必巳駕者也。引伸之,凡物四曰乘。如乘矢,乘皮,乘韋,乘壺皆是。駟者,馬一乘之名。鄭淸人箋云:駟,四馬也。按詩言《四牡》,言《四騏》,言四驖,言四騵,言四駱,言四黃皆作四。下一字皆馬名也。言駟介,言俴駟皆作駟。謂有所以加乎駟者也。今詩作駟驖,駟騵。而干旄疏引《異義》、《公羊》隱元年疏,《說文》驖字下皆不誤。

从馬。四聲。

段注息利切。十五部。

字形解说

金文二例,前例作,由「馬」、「四」二字構成。從馬,示馬匹之義。從四,聲符,注明音讀。所從「四」,金文作,像四合五方之義,在六書中屬於指事。篆文作,乃之省易,假借為記數之(《文字析義》,P.823)。戰國文字二例,並承自金文。篆文承自金文第二例。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6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80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14頁
4說文校箋第41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84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38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6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5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4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52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398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30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606頁【補遺】第17458頁
14通訓定聲第2436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831頁【崇文】第3321頁
16說文句讀第1328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8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16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