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孔子的成语

共 600 个成语

出自孔子的成语有攻乎异端 、就正有道 、硁硁之见 、免怀之岁 、敏而好学 、入室弟子 、弦歌之声 、心志难夺 、学贵有恒 、终日终夜 、父为子隐 、博弈犹贤 、参前倚衡 、待贾而沽 、听其言而观其行 、温良恭俭让 、沂水弦歌 、沂水舞雩 、欲速则不达 、不以人废言 、不得其门而入 、方刚血气 、司马牛之忧 、朽木不雕,粪墙不圬 、大受小知 、凤鸟不至 、夫子之墙 、宫墙重仞 、好古敏求 、虎兕出柙 、化若偃草 、怀刑自爱 、季孙之忧 、鸡黍之膳 、及门之士 、兼人好胜 、节用爱民 、讦以为直 、居敬穷理 、谲而不正 、劳而不怨 、力不同科 、鲁卫之政 、末由也已 、匏瓜徒悬 、岂其然乎 、千乘之国 、群起攻之等等。 以下的列表是这些成语的解释。

攻乎异端

gōng hū yì duān

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

详细解释

就正有道

jiù zhèng yǒu dào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详细解释

硁硁之见

kēng kēng zhī jiàn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详细解释

免怀之岁

miǎn huái zhī suì

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

详细解释

敏而好学

mǐn ér hào xué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详细解释

入室弟子

rù shì dì zǐ

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详细解释

弦歌之声

xián gē zhī shēng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详细解释

心志难夺

xīn zhì nán duó

心志:抱负;夺:强取。形容意志坚定,难以改变。

详细解释

学贵有恒

xué guì yǒu héng

恒:恒心。学习可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详细解释

终日终夜

zhōng rì zhōng yè

终:竟,尽。整天整夜。

详细解释

父为子隐

fù wéi zǐ yǐn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详细解释

博弈犹贤

bō yì yóu xián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详细解释

参前倚衡

cān qián yǐ héng

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详细解释

待贾而沽

dài jiǎ ér gū

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详细解释

听其言而观其行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详细解释

温良恭俭让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详细解释

沂水弦歌

yí shuǐ xián gē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扞曾点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详细解释

沂水舞雩

yí shuǐ wǔ yú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详细解释

欲速则不达

yù sù zé bù dá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详细解释

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详细解释

不得其门而入

bù dé qí mén ér rù

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详细解释

方刚血气

fāng gāng xuè qì

方:正;刚:强劲;血气:精力。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详细解释

司马牛之忧

sī mǎ niú zhī yōu

司马牛:名耕,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而忧愁。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担忧。

详细解释

朽木不雕,粪墙不圬

xiǔ mù bù diāo,fèn qiáng bū wū

圬:抹灰等瓦工作。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详细解释

大受小知

dà shòu xiǎo zhī

大受:委以重任,这里指能承担重任的人;小知:让他办不重要的事。形容大材小用。

详细解释

凤鸟不至

fèng niǎo bù zhì

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无希望。

详细解释

夫子之墙

fū zǐ zhī qiáng

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详细解释

宫墙重仞

gōng qiáng chóng rèn

宫:宫殿;重:多;仞:古代长度单位,周时为八尺,汉时为七尺。比喻学问渊博,不可企及。

详细解释

好古敏求

hào gǔ mǐn qiú

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详细解释

虎兕出柙

hǔ sì chū xiá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详细解释

化若偃草

huà ruò yǎn cǎo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详细解释

怀刑自爱

huái xíng zì ài

刑:法度。指心中有法度,办事有分寸,不做违法的事,能够自重自爱。

详细解释

季孙之忧

jì sūn zhī yōu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详细解释

鸡黍之膳

jī shǔ zhī shàn

黍:黄米;膳:饭食。指杀鸡做菜,用黄米做饭。比喻家常便饭。

详细解释

及门之士

jí mén zhī shì

及:到。旧泛指登门求教的弟子。

详细解释

兼人好胜

jiān rén hào shèng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详细解释

节用爱民

jié yòng ài mín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详细解释

讦以为直

jié yǐ wéi zhí

讦:攻击别人短处;直:直率。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形容人品奸诈虚伪。

详细解释

居敬穷理

jū jìng qióng lǐ

敬:戒慎,敬肃;穷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自处要谨慎严肃,办事学习要穷究事物的道理。

详细解释

谲而不正

jué ér bù zhèng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详细解释

劳而不怨

láo ér bù yuàn

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详细解释

力不同科

lì bù tóng kē

同科:同一等级。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

详细解释

鲁卫之政

lǔ wèi zhī zhèng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详细解释

末由也已

mò yóu yě yǐ

末:没有;由:遵循。指无方可遵,无章可循。

详细解释

匏瓜徒悬

páo guā tú xuán

匏瓜:似葫芦而稍大,成熟后可以做水瓢。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

详细解释

岂其然乎

qǐ qí rán hū

岂:难道;然:这样。难道是这样吗?表示疑惑不定。

详细解释

千乘之国

qián shèng zhī guó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详细解释

群起攻之

qún qǐ gōng zhī

群:众人;攻:攻击。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详细解释